焦点平台官网:游本昌:一滴水,融入大海才永不干涸

焦点平台资讯 发布时间:2024-04-18 浏览:

焦点平台官网:游本昌:一滴水,融入大海才永不干涸

游本昌:一滴水,融入大海才永不干涸

游本昌近照。 人民日报客户端供图

热播剧《繁花》中的爷叔一角,将90岁的游本昌再次推向大众。有个镜头广为流传:爷叔看着西装革履的阿宝,几秒钟里,他先是错愕,再是震惊,最后是欣慰。一个眼神,写透爷叔这个人物,也勾勒出游本昌的艺术生涯。

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游本昌说:表演专业改变了我的命运、我的人生轨迹。他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青年演员。1984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,他表演的哑剧小品《淋浴》令人印象深刻。年过五十,他在电视剧《济公》中塑造的济公形象成为80后、90后的童年记忆。70多岁,他变卖房产制作话剧《最后之胜利》并担纲主演……90岁了,他仍在琢磨表演。

表演的魅力和生命力来自何方?演员如何保持艺术初心和创作热情?我们带着种种疑问,来到游老家中采访。

硬里子演员能把龙套演成经典

步入客厅,一幅书法作品让我们驻足,上面写着以文艺化导人心。这句话被游本昌视为座右铭。他说,以文化人,演员要赋予角色一种能量。这个认识,是他通过不断学习与舞台实践悟出来的。

游本昌生于1933年,1952年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(现上海戏剧学院)表演系学习,接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训练。1956年,刚刚成立的中央实验话剧院招募青年演员,因为在毕业大戏《一路平安》中的出色表现,他被选中,成为中央实验话剧院的首批演员。

当了演员,谁不想演主角呢?但在人才济济的北京,游本昌并没有一鸣惊人,而是学到职业演员的第一课。回忆往事,他感慨:自知之明是一个演员的基本素养。

游本昌喜欢京剧。在京剧行话里,配角被称为里子演员,好的配角自有艺术光彩,还会被观众送上硬里子的美号。自认条件一般的游本昌,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追求——做一个硬里子。

他舍得在人物塑造上下功夫。话剧《大雷雨》中,游本昌饰演龙套老农奴。为演好这个一句台词也没有的人物,他读了19本书,知道了这个老农奴的穿着打扮、衣食习惯、心理逻辑,确定了该怎么演,在台上,流下了符合角色、符合剧情的眼泪。公演后,有文章评价:这是一个经典的龙套!

80多岁演爷叔,他和年轻人一样熬大夜,大半夜背上海话台词,每场戏能为导演准备四五套方案,一遍又一遍排练。陪伴他的女儿游思涵为之揪心。

游本昌给我们讲了一段往事。1987年,在新加坡演出,他一不小心踩空,把脚摔成了粉碎性骨折,第二天还是坚持登台。他说,当年,盖叫天演《狮子楼》折断了右腿,强忍剧痛,以金鸡独立的造型,坚持到合上大幕。我从盖叫天老师身上学到的是‘戏比天大’的精神。

他珍惜批评的声音,帮助他发现问题、改进表演的合作者们让他难忘。我在孙维世导演的作品里没有演过一个主角,但她理解并支持我的创新,奠定了我的表演基础。游本昌说。

回忆起排演话剧《一仆二主》时,游本昌说自己对仆人一角的处理与原作饰演仆人的外国演员不一样。‘仆人’是那个时代劳动人民的缩影,不胖不瘦不高不矮才具有普遍性。1980年,游本昌凭借话剧《一仆二主》中的仆人一角,获得中直文艺团体观摩评比演出表演一等奖。

年轻人问我,怎样成为一个好演员?先做个好人,才有可能成为好演员啊。游本昌缓缓说,好人成为好演员,也还有一系列专业问题需要解决,不是那么容易。

文化积淀决定角色的深浅

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看来,游本昌塑造的爷叔身上自带一种场,体现话剧演员抓住角色的功力,以及在舞台上长期磨一个角色的历练。宋宝珍说:演员将各种对人物的理解,内化为‘心象’,外显为形象。人物的质感由此而来。

我们问游老,饰演爷叔有经验依据吗?他思考片刻:爷叔这个角色,有我五六岁后在上海的所见所闻,贯穿了我80多年的人生经历、学习修养,还有对历史的认识。

角色的深浅,来自演员对人对事对历史对时代的理解,而演员的理解力,植根于自身的文化积淀和艺术态度。回顾游本昌所塑造的一系列角色,的确在印证这句话。

人们常常谈到,济公是游本昌在饰演一系列龙套之后的第八十个角色。然而,同时代的不同艺术品种涌现了若干个济公,为什么唯有这一个驻留观众心中?

游本昌的创作方法是保留精华,去除糟粕。在他看来,济公这个人物产生在封建社会,有时代局限性,掸掉传统中的一些灰尘,赋予具有现代意识的真善美,才能实现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小说中写济公拿手抓馒头,一抓五个黑指印,店家嫌脏就赶紧让济公拿走了。这是吃白食呀。游本昌建议导演加一个镜头:济公吃完馒头,又把铜钱丢了过

去。店家说:哎哟,这个和尚……这一笔改编,既符合济公的人物性格,又体现了现代价值观,堪称精到。

观众对当下一些套路化表演颇有微词,游本昌认为,好演员不怕重复,常演常新,破套路的方法就来自心里有。他谈到另一位老师梅兰芳。京剧艺术是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之一。戏曲舞台上,马鞭一挥千军万马,一桌两椅变化无穷,中国戏曲美学写意空灵,那是有限制的自由、有规律的自由,其神韵需要心领神会。我们的戏剧表演也要从心出发。游本昌说。

10多年前,游本昌在自己的微博账号上写下要做活跃在舞台和银幕的老同学。如今,作为一名90后,他还在学习表演、琢磨表演,活到老,学到老,乐到老。

为何能乐在其中,不知疲倦?游本昌说:一滴水,融入大海才永不干涸。(任姗姗 赵偲汝)

本文由焦点平台编辑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

本文链接: http://ngc2003.org/indNews/64.html

返回顶部